PCI治疗桥血管的基本策略 目前,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(CABG)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非常普遍,其中,乳内动脉桥效果较好,十年管腔通畅率高达95%,而静脉桥远期疗效较差,十年管腔通畅率管腔通畅率仅为30%左右,其所面临的管壁退化、管腔狭窄、血栓形成等问题成为影响CABG疗效的主要原因。总体而言,动脉桥易老化,术后可发生再狭窄或闭塞。而对于静脉桥的处理,原则上对于静脉桥闭塞,如自身血管可以进行介入治疗,则以自身血管为主。对于是否需要给予远端血栓保护装置,还需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。如病变较为狭窄,则无需予桥血管的远端保护装置。但对于已经老化且范围比较大的静脉桥,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(PCI)治疗时一定要保证手术的安全性,即采取远端保护装置。并且如果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(静脉桥里都是血栓、老化斑块等,β-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并无疗效),远端保护装置也是需要的。另一方面,由于远端保护装置在操作上比较困难,治疗费用较为昂贵,临床医生同时也应做好其他方面的抢救准备。因此桥血管的治疗策略:动脉桥病变后,自体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可以行介入治疗,首先的原则是治疗冠状动脉而非主动脉桥;静脉桥是否采取远端保护装置,应在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下视病变程度,如病变的长短、光滑或粗糙,以及病变当中血栓的多少而定;对于风险较大的操作,远端保护装置是必须的。且对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、器材选用及抢救的准备等方面的要求也较普通的冠状动脉介入更高。 PCI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PCI治疗中,远端栓塞和无复流现象是目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。为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,在球囊或支架选择或操作时应注意以下方面:首先,对于桥血管的位置应正确判断。当病变血管较大或较陈旧时(10年以上),在行血管预扩张的同时一定要设置远端保护装置。远端保护装置能够防止无复流和慢复流的发生;其次,可安放金属支架,由于桥血管容易破裂,支架和血管的比例为1:1,不应太大。压力也应该由中到高,十分谨慎、缓慢地逐渐增大压力,以安全为原则;再次,血小板糖蛋白IIb/IIIa(GPIIb/IIIa)抑制剂的提前应用。血小板抑制剂对于桥血管阻塞用途不大,但仍可以使用。如果病变以血栓或血小板血栓为主,可先于冠状动脉内少量给予GPIIb/IIIa抑制剂,待导引钢丝通过后再继续给予,GPIIb/IIIa拮抗剂对于之后的手术效果有限,最重要仍是血管远端保护装置。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 发表评论需登陆